“十佳人民调解员”牛勤
退休不褪色 民调献余热

牛勤,67岁,中共党员,任青龙满族自治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员。多年来,他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不断法律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,退休不褪色,在民调工作中发扬“老黄牛”精神,为当事人排忧解难,定纷止争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和谐有序。

一、转变思路,强化学习,主动适应工作需要。

2013年牛勤在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退休,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,使他在民事纠纷的调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。2017年,青龙县成立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民调委员会,牛勤应聘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,从法官到调解员的角色转变,牛勤不仅没有觉得低落,反而有了新的工作学习方向。为了准确把握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,60多岁的牛勤用手抄做笔记的方式先后学习了《道路交通法》《侵权责任法》《人身损害赔偿法》《民法典》等有关法律知识,并订购了大量人民调解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对自身进行“充电”。经过几年的积累,他逐渐探索出一条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调解的新路径、新方法、新技巧,为提高调解成功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公平公正,真情化解,促进矛盾及时解决。

做好民调工作,最重要的就是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到公平公正。从当事人角度出发,准确掌握当事人内心真实诉求,从情、理、法多角度入手,耐心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,找准问题焦点,对症施策,防止当事人走向极端或把民事纠纷信访化。

货车司机翟某在青龙县茨榆山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造成驾驶摩托车的51岁徐某当场死亡。事发后,经当地村委会协调未果,于是死者家属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子女,披麻戴孝,头顶标语,跪在县政府大门前,哭喊连天,围观人员众多,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。交调委接到情况反馈后,牛勤与工作人员立刻赶到现场,及时将死者家属母子三人劝导至调解室了解情况。通过几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和普法教育,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,同意不再有非法举动,但提出100万元经济赔偿。调委会随后将司机翟某和雇主周某、温某找来,双方坐下来交换意见。一开始,肇事方只同意保险公司11万赔偿,表示因家庭困难无法支付保险以外的额外赔偿,这是一种明显的强势压弱势的行为。牛勤对肇事方进行了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法律的解读,又对受害方家庭情况进行了分析,要求肇事方换位思考、坦诚做人。经过七个回合的协调磋商,最后肇事方三家以35万元的标准对死者家属进行了赔偿,双方签定了调解协议书。

去年,司机苏某在青龙县木头凳大桥发生交通事故,造成刘氏兄弟二人死亡。事发后,死者家属及亲朋好友三十多人来围堵县公安局要说法,情绪激动,也是牛勤主动到场劝离,最后,经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赔偿协议。在交通事故中,人命关天,如果调解工作不能及时跟进,很容易造成受害方家属采取过激行为,及时介入、趁热打铁、找准焦点、公正解决,是牛勤对此类案件解决的最大感触。

三、公而忘私,坚守岗位,老骥伏枥实现价值。

青龙县城有很多人认识牛勤,在别人眼里,这个60多岁的老头有时候比小伙子还精神,虽然是退休的人,但是家里的事他基本上顾不上,每天上班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,还要步行两公里到达交警队,八点半上班,他总是八点准时到岗,打扫卫生、整理案卷、问一问值班人员交通情况、有没有任务、等当事人见面,事故处理科的交警们每天看见他都尊敬的叫一声“牛叔”,一位交警队的负责人说“一年下来队里将近有4000个交通案子,我们警力有限,80%的调解工作都需要牛叔参与”。有人问牛勤,做调解员,一个月的工作很多,工资很少,顾不上家,有意义吗?牛勤只是简单的回答:“交通事故大多都是人命关天,能用我的所学为需要帮助的当事人解决问题,使他们早日得到赔偿,我觉得工作就很有意义,至于报酬多少,我从来没在乎过。”

也许是因为姓牛,在牛勤身上真真切切的体现了一种勤恳为民的“老黄牛” 的精神,用自己的余热,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着自身那份勤恳之力。